林昭

林昭(1932年12月16日—1968年4月29日),原名彭令昭,林昭是其笔名。苏州人。解放前在苏州读中学时 即参加进步活动。1954年以江苏省考分第一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,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。她坚持说真话无罪,“文革” 时在狱中继续抨击个人迷信和极左路线,宁死不屈,被杀害于上海。1980年得到平反昭雪。她的诗作虽在世时未广泛传播,但在后来的文学界引发了极大的关注,成为对抗压迫的象征,最终揭示了人性与自由的深刻主题。 林昭的诗文(1篇)

()

人物生平

  • 林昭,原名彭令昭,1932年出生于上海。她的家庭背景优越,父亲是教育界人士。林昭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,展现出对文学的热爱,早年开始创作诗歌。

    1950年代,林昭考入北京大学,在那里她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文化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和政治理念。她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以及对人性深处的思考。

    然而,在文化大革命时期,林昭因其反对极权统治、提倡民主自由的观点,受到严重打压。1968年,她被捕并最终遭到杀害。林昭的诗歌在她死后才逐渐为人所知,成为了反抗压迫和追求自由的象征。

    林昭的生平充满了波折,她的作品和精神在后来的文学与社会运动中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。

思想

  • 林昭的思想深受自由、民主和人权的影响。她关注社会不公与人性,她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压迫的反抗和对个体尊严的呼唤。

  • 反对极权:林昭对极权统治的批评在她的诗歌和文章中多有体现,她倡导思想自由,勇敢发声,成为当时反抗运动的一部分。

  • 人性关怀:她强调人性的重要性,关注个体的情感与心理状态,表现出对人类苦难的深刻同情。

  • 林昭的思想与作品在当代仍然激励着许多人,尤其是在追求自由与正义的领域。

  • 对美的追求:林昭的作品不仅关注政治,她也追求美与真理,试图通过艺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向往。

  • 历史的反思:她对中国历史与社会变迁有深刻的思考,反映出对未来的忧虑与希望。

作品

林昭的作品数量有限,但影响深远。她的诗作常常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,展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思。尽管她在世时未广为人知,但后来的读者逐渐认识到她的价值与影响。

林昭

青磷光不灭,夜夜照灵台。留得心魂在,残躯付劫灰。

他日红花发,认取血痕斑。媲学嫣红花,从知渲染难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