鹧鸪天·晚岁躬耕不怨贫

鹧鸪天·晚岁躬耕不怨贫朗读

晚岁躬耕不怨贫,只鸡斗酒聚比邻。都无晋宋之间事,自是羲皇以上人。

千载后,百遍存。更无一字不清真。若教王谢诸郎在,未抵柴桑陌上尘。

译文

陶渊明晚年躬耕田园,安于清贫,以薄肴淡酒邀会相邻,彼此融合无间。他鄙薄晋宋年间的社会现实,向往和平淳朴的上古生活。

千年过后,流传下来的陶诗有一百多篇,没有一字不是清新纯真的。他晚年归耕在柴桑,即便是柴桑的尘土也远较王、谢诸郎高洁。

注释

去手:离手。

躬耕:亲自耕种。斗:盛酒的容器。

晋宋之间事:指东晋末年、刘宋初年,即陶渊明生活的年代。这是一个南北分裂、战乱不断、篡弑频起的年代,极端动荡混乱,凶残黑暗。羲皇以上人:指上古以远的人。

清真:指陶诗独具的一种风格:清新纯真。

王、谢诸郎:王、谢两家的子弟。王、谢是东晋的两大望族,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。柴桑: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。陶渊明柴桑人,晚年归耕也在柴桑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朱德才.辛弃疾词选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一九八八年:253-254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 ...

辛弃疾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数亩园林好,人知贤相家。结茅书阁俭,带水槿篱斜。
古树生春藓,新荷卷落花。圣恩加玉铉,安得卧青霞。

()

白雁风高秋气凉,画船渺渺旆央央。张翰江上莼偏美,陶令篱边菊正香。

稽首不胜恩浩荡,推冠一任鬓沧浪。何时骑马来寻访,榄叶阴中吸荔浆。

()

胎生闻说有鲨鱼,多少鲲鲕出尾闾。入腹依然容乳哺,此中空洞定何如。

()

皎皎山头月欲低,月厌羁愁睡转迷。忽觉泪流痕尚在,不知梦里向谁啼。

()

秋山铙吹拥登台,龙藏含云郁未开。天际两高风雨色,客中重九弟兄杯。

茱萸插罢偏成感,竹叶飞时不待催。昏黑上方那可到,诸君虚有大夫才。

()

岁晚扁丹雪霰边,萧疏与君俱可怜。

向来共厄黄杨闰,别后相逢白发年。

()